第二百二十三章:心学显世,大世降临,为后世人,开辟辉煌圣路
注定了。”
“清浅,很多事情族长不能告知你,但过不了多久,你将知道一切。”
“而且,不要过多与顾锦年产生交集,任何拥有资格参与天命之争的人,你都不要与他们牵扯,不然的话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麻烦。”
青丘族长开口,她缓缓出声,道一些令人听不懂的话。
“为何?”
“这大世之争,还藏着什么秘密吗?”
清浅圣女有些惊愕,本以为天命降临,青丘圣地应当去寻求庇护,可没想到族长竟然这么说?
“藏着很大的秘密。”
“不过,时机不成熟,也无法跟你说,但你要记住,真正的天命者,还没有出现。”
“你所看见的天才,不一定是天才。”
她出声道,没有详细解答,只不过说的话,令人不由细思极恐。
真正的天命者,还未出来?
难道有一批人藏着?
此时。
东荒境内。
稷下学宫。
两道恐怖的天命之力坠下,落在顾锦年身上。
一道是因为顾锦年体内有两件仙器。
另外一道,则是因为顾锦年今日之立言。
先天五方旗与玄黄钟自顾锦年体内飞出,悬浮于天穹之上。
两件仙器暴涨万倍体积,绽放出无量光芒,弥漫出恐怖的气息,这气息压制整个东荒王朝。
一件仙器本身就恐怖无比,两件仙器夹杂在一起的气息,自然更加恐怖,令人震撼不已。
天命加持于内,两件仙器解开枷锁,拥有超越七境的威力。
不过所有的仙器,不管是顾锦年的仙器,还是其他仙门的仙器,都只是解开了枷锁,想要真正催动仙器的威力,至少要抵达第七境。
或者不计成本的投入灵晶,不然想要催动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换句话来说,这仙器就如同核武器一般,威慑性比实用性更强。
四大仙门,都拥有一定的灵晶,可以复苏仙器。
一但仙器复苏,轻而易举可击沉万里山河,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,只不过用上了仙器,一定是生死大战,没有一个人会是赢家。
顾锦年掌握两件仙器,只能说赢面更大一点,可以同时与两大仙门一战,除非四大仙门抱团在一起,并且谁都不会背叛谁,谁都不会算计谁。
不然的话,但凡有一点不合,那么顾锦年对他们的威胁是最大。
优先掌握一定的主动权。
但稷下学宫内。
所有人不在乎这仙器的威力,而是顾锦年的无上新学。
演武台上。
感受到众人的目光。
顾锦年盘腿坐下,他对心学的理解,还没有彻底明悟,也正是因为这点,顾锦年才不会拿出来。
来之前苏文景说过,学术之争,就是一场争论,无论拿出什么学问,别人都会抨击,质疑。
所以顾锦年不拿出来的原因,就是这个。
不是怕抨击,而是自己都没有完全理解,拿出来的意义是什么?被人抨击之后,也解答不出来,只是徒增笑话。
只是没想到,这学术之争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。
其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儒学的原因。
第四代圣人开创儒学,让后世读书人当官,站在高位,才能做大事。
这个理念是好,可随着后世人利益驱动之下,很多东西就变质了。
忘记了初心,只想着成为官员,或者成为有威望的人。
所以儒道产生了质变,孔府就是最好的答案,孔府乃是圣人之后,可为什么孔府后来会成为这个样子?
因为无论发生任何事情,孔府第一时间就是考虑利弊,而不是心中正义。
今日之心学,刚好可以重塑儒道一脉。
“敢问顾公。”
“何谓知行合一,致良知?”
此时,稷下学宫院长出声,他恭敬无比,站在演武台下,朝着顾锦年一拜。
听到对方之声。
顾锦年不假思索。
“我辈读书人,应当知心中善恶。”
“行君子之道。”
“合者化一。”
“致君子善之良知。”
顾锦年出声,他将自己的理解告知众人。
虽然他没有完全理解,可基本核心他还是明白,真要拿出来说,也不会太差。
只是顾锦年自己喜欢琢磨和纠结罢了。
听完这话,众人纷纷有些不解,这听起来感觉好像没什么大道理,无非就是让人向善罢了。
可为何有如此之惊天异象?
然而,苏文景在一瞬间察觉到问题所在,他向前走了一步,看向顾锦年道。
“敢问顾公。”
“如何去知?”
苏文景提问,这知行合一听起来是很简单,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,仿佛就是在说,知道善恶后,去做好的事情。
可对于苏文景这种人来说,他们听起来感觉就不一样了。
所谓大道至简。
真正的道理,本身就很简单,复杂的是如何去理解,又如何去施行。
换句话来说,世人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,可最复杂的问题是,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?
这才是学术的核心,告知世人为什么。
虽然大部分世人不会去学,可必须要有这个答案,否则的话,一切就显得荒诞无比。
听着苏文景的提问。
顾锦年显得更加平静。
“无善无恶心之体。”
“有善有恶意之动。”
“知善知恶是良知。”
“为善去恶是格物。”
顾锦年的声音平静,但当他说完这四字真言后。
刹那间,惊雷滚滚,劈开天地昏暗。
原本恐怖滔天的天地异象,在这一刻瞬间变得宁静起来。
天地一片晴朗。
“无善无恶心之体?有善有恶意之动?知善知恶是良知?为善去恶是格物?”
稷下学宫内。
苏文景,学宫院长,诸多大儒纷纷细细品味着这四句话的意思。
然而。
孔庙当中。
冲天的光芒绽放。
圣人雕塑也在这一刻,再度震颤,迸裂出无穷光芒。
浩然的圣人气息,再度降临神洲大陆。
这恐怖的光芒,席卷天地。
稷下学宫内。
一朵朵金莲自地面上涌出。
一团团金云弥漫天穹之上。
瑞兽浮现,金龙金凤腾飞,麒麟献瑞,映照祥瑞世界。
诸子百家的身影,出现在稷下学宫上空,这光芒映照神洲大陆。
孔圣的虚影,浮现天穹之上,立于东方。
不过这一次的孔圣虚影,的确只是圣人虚影,没有任何意志,也没有任何意识。
是因为顾锦年的圣言所凝聚而出。
但很快。
第二道圣人虚影出现,立于南方。
第三道圣人虚影出现,立于北方。
第四道圣人虚影出现,立于西方。
人们惊呼,望着这恐怖的异象。
“四圣显世,古今往来未曾出现过的景象,这当真是无上新学啊。”
“惊天地,泣鬼神,此等新学,将为儒道第五学,超越古今先贤。”
“顾锦年居然真的明悟无上新学,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,天命显世,这次大世之争,只怕顾锦年要超越一切,成为天命者吧?”
“儒道第五位天命圣人,估计就要诞生了吧。”
天地之间,一些声音响起,他们震撼于这样的天象。
太玄仙宗内。
上清道人再看到这样的天象,神色愈发凝重,之前的喜悦,之前的兴奋,也随之平静下来。
“顾锦年。”
“乃我仙门最大阻碍。”
“大世之争,宁可仙门不占便宜,也绝不能让他占到好处。”
此时此刻,上清道人更加明白这点,他知晓顾锦年的可怕,立下不朽之言,今日顾锦年只怕的确要成圣了。
而学宫当中。
让无数人惊愕的画面再度出现了。
不过这一次不是顾锦年。
而是苏文景。
他周围圣光环绕,光芒通天彻地,似乎要成圣了一般。
而苏文景,也在不断诵念着顾锦年这四句话,他在理解,用自己的半圣之道,去理解这四句话的真谛。
不止是他。
还有不少人,稷下学宫院长,以及学宫内的一些大儒,也在反反复复念着这四句真言。
包括一些前来围观的大儒,他们本身就天赋异禀,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当代大儒。
所以当顾锦年道出这四字真言,他们的理解与普通才子理解的完全不一样,有更深层次的理解,故而有不少人得到了提升,有实质性的感悟。
演武台上。
顾锦年没有在乎这些人的变化,而是继续阐述心学。
“今日立言。”
“乃为心学。”
“儒道一脉,自人族兴盛之时,便已诞生,为思想之道。”
“孔圣之礼,划分人与野兽,人无礼,如同兽,礼道,为一切之根本,上敬父母,下爱儿女。”
“亚圣之礼,乃为国礼,国家之礼,化解战争,平万世之太平。”
“复圣之礼,乃为君礼,克制暴君,抑制昏君,君王之礼,苍生之福。”
“圣人之道,为儒学之道,以重职治国,造福一方百姓。”
“然,后世读书人会错圣意,追求利益,因官职之争,不择手段,因威望之争,形成学阀,诞生世家之祸,形成诸般阶级。”
“今日,心学之道,便是为天下读书人,塑其文心,锻其文骨,定其文意,成其浩然。”
“君子,应当明悟心学之道。”
“知晓善恶,坚定前行。”
“即可先知而行,不可行而后知。”
“今日,吾顾锦年,定下心学七重境界,望后世读书人,明悟其道,人人如龙,知行合一。”
顾锦年开口。
心学之道,蕴含太多道理,他只能讲述开篇一段,将这个理念告知众人,后面的东西,随着自己的理解,包括其他人的理解,汇总成书,再慢慢传授下去。
任何学术,也都需要时间的积累,才能成为主流,成为一种学问。
而不是自己今天提出来,明天所有人都能学会。
他出声。
圣尺悬于头顶,荡漾万道浩然正气,圣光弥漫。
“其一为困境磨砺。”
“我辈读书人,自当遇困境,若遇困境,应当视为磨砺,不应当自暴自弃,选择面对,寻找先贤经文,与其对应,将自己的思想,寻出一条善良之路,方可成就自我。”
“其二为顺逆心境。”
“我辈读书人,应当拥有心外无理,心外无物,心外无事,顺者乘风,逆者沉淀,以无理,无物,无事之心,求见本心,见证本性。”
“其三为立正心,走正道。”
“心若不正,路则不通,正心之时,一切阔然,拨开云雾,先贤的光芒,照耀脚下,一路前行,无人可阻。”
“其四为立定根本。”
“明悟根本之处,顺从天意,寻求自然之道,万物之道,知晓一切之规律,将明见于心,以史为鉴知兴替,以史正人明得失,以史化风浊清扬。”
“第五为心居高远。”
“放开思想,我辈读书人,应当注视未来,不可拘于小节,于一时之利,从而忘却本我,心若不高,何谈君子?”
“第六率性真实。”
“与天地合一,与万物合一,寻求真我,抛开假我,以真实之面,对真实之世。”
“第七守干净心,做干净事。”
“良知既易,浮于六虚,上下直柔,未必为常,而变则宜也。”
“此七境。”
“明悟知,可通彻。”
“懂得行,可抵达。”
“若知行合一,选择良知,人人皆可成圣,亦人人如龙,续儒道万世之辉煌。”
顾锦年出声。
他将心学七境告知,而对于这七个境界,顾锦年认为自己处于第六境,至于第七境,还是需要沉淀,将一切放下,明悟真我,便可抵达。
随着传道至此。
刹那间。
头顶之上的圣尺,陡然之间,爆发无穷圣光,笼罩天地。
“这是圣人之道。”
只是,就在这一刻,一道洪亮之声于稷下学宫响起。
是一位大儒。
他指向顾锦年,说话都颤抖,露出不可思议之色。
“如此天象,自然是圣人之道,不说圣人之道,说是天命圣人之道,我也相信啊。”
“这肯定是圣人之道啊,其他不说,光是如此恐怖的天象,都能明白。”
“前辈,这貌似不需要去说吧?”
一些声音响起,不少年轻读书人微微皱眉。
这样的天象,他们自然明白这是圣人之道。
这还需要说吗?
可后者疯狂摇着头,甚至抓住一人的手臂,半天半天说不出话来,太激动了。
“不,你们理解错了。”
“老夫的意思是说,这心学,开创了人人成圣之路啊。”
“这是可以让读书人皆可成圣的圣人之道。”
“若明悟此心学,人人皆可成圣,拥有圣人之力。”
“你们还不明白吗?”
老者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,半天半天才将这话说出。
听到这话,众人这回坐不住了。
“什么意思?这心学可以让人人成圣?”
“要不要这么夸张?人人成圣之道?”
“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圣道?”
“这不可能吧?”
“人人成圣,这怎么可能?”
哗然之声响起,所有人都没有想到,这‘圣人之道’竟然是这种意思?
人人皆可成圣?
“老夫没有任何夸大。”
“这是真正的圣人之道,直指圣意,人人成圣,不是夸大,而是事实,只要做到这七境,以知行合一为辅,抵达第七重境界,便可成圣。”
大儒开口,他说着说着,呼吸都有些呼吸不过来,他算是第一个明悟这心学的可怕。
看着对方如此激动,大部分读书人既是震撼,同样也怀疑,毕竟之前的造势在先,让他们实在是有好相信。
当然,最主要的一点就是,他们听不懂这心学,需要长时间的理解。
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反应。
“昭宥先生说的没错。”
“这的确是圣人之道啊。”
很快有不同的大儒开口,望着顾锦年,眼神惊愕,在昭宥大儒说完之后,他就明悟了这心学的可怕。
“是圣人之道,是圣人之道。”
“怪不得是无上新学,原来这是圣人之道啊。”
很快,又有大儒出面开口,他们面色震撼,没有半点作假的样子,也异常激动,呼吸都显得无比急促。
“可惜!”
“可惜!”
“可惜啊!”
“老夫今年一百三有五,最多还有不到十年寿命,可惜啊,我若是晚三十年出生,我将有一定可能,成为圣人,即便成不了圣,也至少是个半圣。”
“有此等学问在,却不给老夫留有机会,我恨啊。”
很快,有大儒看哭出声来,看起来悲痛欲绝,就好像错失了什么绝世宝物一般。
到了这个程度,大部分读书人已经相信这心学极为恐怖了。
“这心学看起来端是恐怖,可到底可怕在何处?敢问有那位前辈,能为我等指出明路吗?”
有人出声,他们相信这心学恐怖。
光是这异象就证明了一切,可到底恐怖在何处,他们实在是不理解啊。
听到这话,稷下学宫的院长深深叹了口气。
他对学术极为了解,实际上他第一时间就知道这心学的恐怖。
当下,他也没有藏着,直接出声道。
“顾公之心学。”
“并非是劝人向善这么简单的学问。”
“而是为后世人开创圣人之路。”
“故而才会引起如此恐怖的天象,也称的上是无上新学。”
他先是出声,赞叹心学,也赞叹顾锦年所作所为。
而后,他才为众人解释。
“孔圣为读书人开创礼学。”
“后续圣人,设国礼,君礼,以及儒学。”
“但四位圣人之学,都是遵循天地自然之道,减少杀戮,明悟真谛,让世人明白,儒学之道,明悟圣人之意,去遵循天地自然。”
“可四大儒学,从未教过世人如何成圣,并非是圣人藏私,而是圣道难如登天,再者他们也无法去阐述圣人之道的细节。”
“所以只能立下三不朽,立德,立言,立功,当为圣人标准。”
“然而顾公心学,却直接指出圣人七境,只需要明悟知行合一,突破七境,便可直指圣人大道。”
学宫院长开口。
但说完这话,他看得出很多人还是不理解,故而摇了摇头,继续开口。
“换句话来说,孔圣等圣贤,为生民立命,阐述自然之道。”
“然而将读书人修行之道,笼统列为三不朽。”
“我等读书人修行,不同于武道,仙道一般,通过炼化天地灵气,就可突破境界。”
“而是需要通过诸多办法,既要明悟道理,也要凝聚才气,更要思想开拓,才能突破境界。”
“甚至各位突破之时,是不是有时候会疑惑,自己为何能突破境界?又为何突破了境界?”
“顾公之心学,就是列出晋升之路,方才的圣人七境,只要达到,就一定可以成圣。”
“补全了古今往来所有圣人的观点,整理合一,再给予了解决方法。”
“顾公为我等,以及后世读书人开拓了圣人之路。”
“再将办法告知我等。”
“知行合一,致良知,便是一切之核心。”
“所以,明悟知行合一,再一步一步去突破圣人七境,那么人人都可成圣,人人如龙。”
“各位,明白了吗?”
学宫院长开口。
他已经说的很透彻了。
到了这一步,若是还没听懂,那也不需要听懂。
不过,能受邀参加,或者跟随前来参加稷下学宫的读书人,又岂能是等闲之辈?
每一个都是各郡数一数二的才子。
当学宫院长将话说到这个份上。
他们已经彻底明白这心学的恐怖之处了。
相当于给天下读书人,指出一条康庄大道。
甚至连怎么过关的方法都告知清楚。
“嘶。”
倒抽冷气的声音响起。
数万学子一个个呼吸急促,他们之前还不理解这帮大儒为什么一个个这么激动。
现在彻底明白了。
这换做谁,谁不激动啊?
开玩笑。
那个读书人不想成圣?
可成圣有多难?谁都知道。
但最主要的是,都知道成圣难,可没人知道,成圣为什么难?
知道也没用,毕竟没有方法解决。
现在顾锦年这个心学,不但告诉大家成圣为什么难,难在那里,包括解决方案都给出来了。
这如何不让人激动。
也就是说,大家伙有生之年,都可以成圣?
当然,说是这样说。
可未来真正能成圣者,数量不会有太多,只能说比现在要多,不至于动不动几百年出个圣人。
心学若是完全推广,天下读书人皆然效仿学习,往后百年内出两三个圣人不成问题。
但想要那种圣人满街走是不可能的。
毕竟办法虽然有,可真正面临困境之时,又有几个人能够安静下来?
去磨砺自己?
再者,突破七大境的核心,就是知行合一,致良知。
怎么知?
怎么行?
又该如何选择?
这一切都是问题,但比之前要好太多太多了,之前是朦胧一片的。
而今,一切都清晰了。
未来将因人而异,有了一个方向,自然而然,就会有人做到。
也就在众人震撼兴奋之时。
又是一道声音响起。
指向顾锦年所在的位置。
“你们看。”
“顾公要成圣了。”
有人开口,指向顾锦年。
此时此刻。
演武台上。
一层层圣辉洒落在他周围。
化作一重重的光芒。
如同湖中涟漪。
重重荡漾而出。
光芒越来越炽烈。
涟漪也越来越大。
一重重,波及万里之地。
顾锦年笼罩在圣辉之下。
显得格外不同。
而他的气息。
也在这一刻,产生蜕变。
是的。
顾锦年要成圣了。
他向世人阐述了心学。
从而自己也有一些感悟。
再加上天命降临,恐怖的天命之力,让顾锦年彻底踏入圣道。
轰。
终于。
就在刹那间,恐怖的光柱,自顾锦年身上爆发而出。
圣人的气息。
也在这一刻,瞬间弥漫东荒境内。
第二百二十三章:心学显世,大世降临,为后世人,开辟辉煌圣路(3/3).继续阅读